血压测量仪的发展阶段

有创插管血压测量法

有创插管血压测量是Marey在1876年最早发现了在液袋加压过程中存在的压力波动现象,并且发现压力波动的幅度在液袋压力由舒张压上升到收缩压的过程中由小变大,达到最大值后又开始下降。随后很多研究人员通过建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以及动物、人体实验来分析压力波幅度最大值所代表的意义并证实幅度最大值与平均压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通常用最大波幅法来判别平均压。

有创插管血压测量法的优点:它是血压测量精度比较高的,最为理想的标准。因为有创插管测量法是将插管植入血管内,好比是对事物的本质进行直接考察,而不是道听途说。

有创插管血压测量法的缺点:必须通过手术将导管插入血管内,所以需要一定的设备和专门的医务人员,而且在测量的时候患者要承受很大的痛苦,一般只在手术的时候使用,在心脏手术中使用,以防止其他方法测量不及时或不准确而造成的影响。

柯氏音法

柯氏音测量法又称水银汞柱测量法,属于无创血压测量方法。1905年,俄国学者柯洛特柯夫发现,用臂带绑扎上臂并加压,将肱动脉血管压瘪,然后再减压,随着外压力的降低,从臂带内的听诊器中可以听到血流重新冲开血管后发出与脉搏同步的摩擦、冲击音。由于这一发现的重要性,这种摩擦、冲击音就被命名为柯氏音。

柯氏通过袖带加压和听脉搏音来测量血压解决了无创测压的方法,对人类医学的贡献是很大的,直到今天很多医生还在用此法测量血压,人们为了纪念柯氏称此法为柯氏音法。时至今日,柯氏音血压测量法发明至今已是一百多年,由于科技的限制,这一百多年中没有任何一种血压测量方式的准确性能与其相比,于是柯式音法成为了血压测量的国际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柯式音法的准确性完全值得信赖,它的误差要比其他血压测量方法更多,更具有不确定性:

A、医生在听音时要不断观察水银压力计的变化,由于人的反应不一样,在读取血压值时有一定差距:小护士和老教授测量血压就不一样,小护士眼尖手快,一下子就能看到血压计上的读数,而老教授可能因为反应速度较慢,读到的读数低一些。

B、不同人的听力、分辨力各异,对特征音的辨别上(即时间上)有差异。 由于不同的人产生的柯氏音不同,声音有大有小,如果产生的声音很小,可能无法及时听到,当听到时已经是血液流过血管一段时候后的柯氏音。

C、放气的快慢对读数有直接影响。国际标准放气速度为每秒3~5mmHg,但有的医生往往放气较快,影响测量的准确度。而脉搏波血压计放气速度是3~5mmHg/脉搏跳动,控制精确。

D、由于听柯氏音没有一种直观的比较方法,很多方面与主观因素、医生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有关。

E、由于心脏跳动的不连续性,相邻两跳的时间差乘以水银柱的下降速度,是柯氏音听诊法不可避免的误差。所有的事物都有着内在联系,测量血压时,会有几个前提,被测量者是不变的,测量过程中人物是不动的,测量过程中人物处于平稳状态,心脏的工作状态是平稳的,心脏的平稳工作使得血管内标准时间内的血流量是不变的。唯一变化的是气囊压力,气囊压力的变化又和血液流动有关。脉搏波血压计正是利用脉搏波与血压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测量,能够连续的测量血压与脉搏波之间变化,即使血压值处于心脏两次跳动间歇也可以测量到。

F、声音和血流的不同步,当有柯氏音产生的时候,并不是一定有血液流动;当有血液流动的时候并不一定有柯氏音产生。

G、一般来说,在人工测血压时,不同的医生对同一被测人不同时间的测量结果是有差别的。通常在5~15mmHg内部认为是正常差异。

在使用柯式音法测量血压过程中,诸多误差综合在一起将是不容忽视的。更何况柯氏音准确测量血压的假设条件并不可能实现:

假设一:当袖带加压的时候,外部的气囊压力和肱动脉血管内部血液压力是相同的。但如果受测者身体过于肥胖,肉质陈厚,会使气囊压力大于血管内血压值才能测得血压值。如果一个人的血管老化,外界的压力会很难将其阻断,就像是橡胶管和钢管一样,同样的力量可以将橡胶管压扁,但不能压扁钢管。由于外界气囊压力大于血管内血压,会使得测量到的血压值高于实际血压值,这就是假性高血压。

假设二:当动脉血管内有血流流过的时候一定会有声音产生的假设也是不成立的。就像是吹口哨,会的人一点点气流就能吹响,不会的用尽力气也无法吹响。血流进静血管产生声音也是类似,因人而异,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也会产生假性低血压。

拓展阅读:

假性低压是柯氏音法测量血压时,由于声音和血流的不同步(即当有血液流动的时候并不一定有柯氏音产生),直到袖带气囊压力减小到一定值时,血流增大后才发出第一声柯氏音,导致柯氏音法测量的血压值比真实血压值偏小。

据统计,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发生脑血管意外事件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假性低血压。错误的血压测量结果,导致了错误的用药或错误的治疗,错误的药物使用或治疗方式又直接导致了患者病情的加重甚至死亡!

如何判定假性低血压

1、在采用柯氏音法测量血压时,除了用听诊器听柯氏音外,可用手指轻触被测者的桡动脉,当气囊压力逐渐下降,手指感觉到桡动脉由小到大逐渐开始跳动时,听诊器是否同步听到了第一声柯氏音。如果同步,则无假性低压,柯氏音法给出正确的血压测量值,如果不同步,则属于假性低压,柯氏音法将给出错误的血压测量值。这种测量误差有时可达几十mmHg。(由于用手指感觉脉搏跳动灵敏度太低,极易造成新的误差,建议一般不用此法。)

2、在采用柯氏音法测量血压时,使用脉搏波血压计同步进行测量,如果读数相同,则无假性低压,柯氏音法给出的是正确的血压测量值,如果不相同,则属于假性低压,柯氏音法给出的是错误的血压测量值。

示波测量法

示波法也叫振荡法,是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先进的电子测量方法。其原理简述如下:首先把袖带捆在手臂上,对袖带自动充气,到一定压力(一般比收缩压高出30~50mmHg)后停止加压,开始放气,当气压到一定程度,血流就能通过血管,且有一定的振荡波,振荡波通过气管传播到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能实时检测到所测袖带内的压力及波动。逐渐放气,振荡波越来越大。再放气由于袖带与手臂的接触越松,因此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压力及波动越来越小。

选择波动最大的时刻为参考点,以这点为基础,向前寻找是峰值0.45的波动点,这一点为收缩压,向后寻找是峰值0.75的波动点,这一点所对应的压力为舒张压, 而波动最高的点所对应的压力定义为平均压。值得一提的是,0.45与0.75这两个常数对于各个厂家来说不尽相同,都是以临床测试的统计结果为依据而确定的。

示波法血压计是很流行的一种血压计,80%家庭拥有的血压计都是示波法血压计。说它先进,只是在测量血压的电子仪器上技术上的先进,但核心测量技术上(即示波法)是存在一些缺陷的。

由于示波法测得值是浮动变化的,不存在规律性,可能存在若干个最大值,根据计算得到的数据无法真正体现血压的数值。所以示波法测量血压也是建立在假设的前提之下的:

首先,受测者的波形是标准化的。但是标准化的波形是建立在数学模型上的,实际生活中,每个人的波形都不尽相同,类似于标准化波形的更是少之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其次,用来计算血压值的公式和系数(0.45和0.75)和受测者是相同的,健康的人一般来讲是能够大致符合该系数的,不健康的人往往不符合。但是只有健康状况不佳的人才更为需要血压计进行血压测量。

示波法的判断依据是大量的人群实验,通过统计学方法给出的,因此这种测量方法必将造成部分人群的测量误差,有时误差可达几十毫米汞柱。示波法的测量误差比柯氏音法大,虽然柯氏音法存在一定的测量误差,但在国际标准中,采用柯氏音法而不是示波法,作为检测血压计测量误差的对照仪器。

根据科学统计,示波法只适用于70%的人群,剩余30%人群是不适用的。对同一个人来讲,由于人的血液波形是变化的,可能不同时间测量到的血压计又不尽相同。

为了验证示波法血压计技术上的不足,我们可以做如下两个简单的实验加以证明:

实验1:用摇晃的水瓶替代手臂,观察示波法血压计的读数情况

采用一只矿泉水瓶,盛3/4水,将示波法血压计袖带气囊固定在矿泉水瓶外面,有节奏地摇晃矿泉水瓶,即便没有真正的血流,示波法血压计依然会给出读数,证明示波法血压计的读数在一定条件下是不可信的。

实验2:运动后血压的测量

示波法血压计采用经验数据判定血压读数,但只适合于平静状态下的血压测量,而不能进行运动后的血压测量。在进行运动血压测量时,采用脉搏波血压计和示波法血压计同时测量双臂血压,并记录血压值,可以发现示波法血压计由于误差太大,根本无法进行运动后血压的测量 。

脉搏波测量法

脉搏波血压测量法于2012年研制成功,现已获得中国国家专利局颁发的发明专利,并已申请国际专利。

脉搏波血压计采用上臂袖带加下游脉搏波探测方式,将脉搏跳动的非连续事件转变为连续测量。一方面基于测量脉搏波在收缩压附近的幅度基本呈线性变化,替代判断柯氏音从无到有的过程,避免了由心脏搏动的非连续性造成的不可避免的可能误差,可以准确地无创测量血压中的收缩压;另一方面基于测量脉搏波与相对应的气压交流信号之间延迟时间在舒张压附近的时间特性,替代判断柯氏音从有到无的过程,也避免了由心脏搏动非连续性造成的不可避免的可能误差,可以准确地无创测量血压中的舒张压。

由于柯氏音不可避免的误差,在同时使用柯氏音测量法和脉搏波测量法时会出现脉搏波血压计所测得的数据要高于柯氏音测量法所得数据,这正可以说明脉搏波血压计可以有效避免假性低血压。在测量血压过程中,首次出现脉搏波时,说明血压与袖带压力持平,血流刚好可以冲破袖带压力重新流通,此时的压力值就是人体收缩压;当袖带压力低于舒张压时,血液不受外界压力,再没有脉搏波的延迟时间,此时测得的压力值就是人体舒张压。


您可能感兴趣产品